来源:上海热线,日期:2020/03/31
业内人士认为,17年前的非典时期,非接触经济主要以网购为代表,而这一轮非接触经济爆发的特点则是万物互联,对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更为倚重。随着未来5g技术快速落地以及数据的开放与交融,“一硬一软”的支撑,将利好非接触经济加速冲上新赛道,构建产业生态圈。
上海的购物商场把很多无接触设备都激活了。兴业太古汇的保洁机器人“玛莉”在商场内来回喷洒消毒药水,巡逻机器人“琼斯”负责外围安全,饿了么外卖智能取餐柜则有效避免因接触可能造成的交叉感染风险……
“非接触经济”此前很少有投资机构关注,疫情之下,它就像一匹“黑马”突然冲进“赛道”,一夜变风口,并成为“危中见机、化危为机”的一扇窗口,只有那些抓紧抓早、主动出招的企业,才可能御风前行,加快释放新潜力、培育新动能。
在需求变化中“嗅”商机
疫情突袭,给消费端带来一些细微调整。饿了么、美团、叮咚买菜等外卖平台先后推出一个贴心功能:无接触配送。
这一功能瞬间受到追捧。以饿了么为例,在1月30日到3月29日的两个月中,平台在上海已累计产生13万个专门备注“无接触配送”的外卖订单,相当于减少了32万人不必要的接触。其中,61%的订单要求送到小区门卫室,31%的订单挂在了门把手上,还有142个订单放在门口花盆里、85个订单放在自行车车篓里……
无接触配送方式的背后,是从无到有的市场需求爆发。疫情之下,国家邮政局提出,“要积极推广智能快递箱模式”,引发了一波互联网企业的关注。饿了么之前曾研发过智能取餐柜,在关键时刻加快了产研和推广速度。其上海大区物流负责人宋振静介绍,企业连夜紧急升级,创新配送方式,一方面,在app页面加入新模块,方便用户直接勾选,另一方面,研发人员紧急开发出智能取餐柜的远程维护功能。
2月初,位于江苏路愚园路口的兆丰大厦,美团在上海的首个智能取餐柜上线,专门用于外卖送取。这个智能取餐柜在设计时考虑了保温、消毒等功能,最大特点就是避免骑手在配送餐品时与用户直接接触。目前,这套智能取餐柜已在上海日航饭店、瑞金医院、长宁区各大写字楼宇等50处落地。
危机中的实践快速转化为标准。2月11日,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立项的《无接触配送服务规范(征求意见稿)》团体标准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;3月10日,这一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实施,意味着智能快递柜、取餐柜等无接触、交互式智能装备,将从容应对将来可能大幅增加的需求。
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,生产生活秩序正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速恢复。来自饿了么的数据显示,刚刚过去的一周(3月23日至3月29日),无接触配送标注已比服务推出第一周(1月30日到2月5日)下降56%。但宋振静表示,采用智能取餐柜等方式取外卖已成消费者的习惯,也是“无接触经济”爆发下企业的服务新标配。
争分夺秒挖掘“非接触经济”
在德必we"硅谷人工智能中心,一下子出现了两台机器人,其中一台像“保安”,进入大楼的人与它打个照面,就能测出体温,甄别身份,另一台负责做“搬运工”,可提着沉重的箱子自行上下楼。
非接触经济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,它的爆发之于智能制造、人工智能、无人配送等新兴产业,无疑是一个新的窗口期。记者获悉,德必硅谷中心门前的“保安”,前一个岗位是导览机器人,疫情发生后,上海一家人工智能企业——工博士紧急研发出新模块,并教会它测量体温的新技能。
“疫情突袭对人工智能行业产生了刺激作用。”上海人工智能技术协会会长章海东表示,应对新需求,人工智能企业都在紧急更新技术,比如,过去很多送餐机器人、搬运机器人与电梯不能直接进行交互,但在抗疫中,无论是电梯生产厂商还是机器人企业都在开发模块,预计未来一个季度会有大量新功能产品发布;还比如,机器人送药、配药、送饭等应用场景,过去没有那么迫切,但如今在医疗一线发挥着重要作用,预计这一非接触应用场景也会大规模发力,为企业降本增效带来切实收获。
章海东认为,17年前的非典时期,非接触经济主要以网购为代表,而这一轮非接触经济爆发的特点则是万物互联,对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更为倚重。随着未来5g技术快速落地以及数据的开放与交融,“一硬一软”的支撑,将利好非接触经济加速冲上新赛道,构建产业生态圈。